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云天化集團”)作為中國制造業500強,化肥企業龍頭之一,對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的應用可謂獨具匠心。
云天化集團不僅將差旅考勤、績效考核、移動辦公、報表管理、信息共享與自身行業屬性無縫結合,同時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還成為連接公司、業務與用戶的“樞紐”,成為集團的消息中心,提升了信息系統的聯通和暢通價值。并且整合了各種后臺應用系統,形成優勢互補;通過業務數據的建模與分析,逐步實現了數據資產的價值創造。如此這般的應用體驗,也被云天化集團譽為:“協同共享、至聯致遠”。
“通過人找信息,轉變為信息找人。“云天化集團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龔義文用這樣一句話總結了云天化集團上線協同管理平臺的根本訴求。
此話看似只是“人”與“信息”角色的轉變,但要知道云天化集團員工超過20000名,集團業務涉及化肥及現代農業、玻纖新材料、磷礦采選及磷化工、石油化工、商貿及制造服務、產業金融六大板塊,下屬公司、組織機構遍布全球。多業態、多區域的業務分布現狀決定了集團內部協調絕非易事。
要規模、也要效率,這就是擺在龔義文面前的難題。
信息化第一步:搭平臺、破孤島、建標準
“其實在選擇和致遠互聯合作之前,我們曾經為集成交互系統引入過一個門戶系統,但是后來發現,從云天化的現狀來看,平臺型的軟件應用需求強過單一功能型的產品。”龔義文表示。
當時,擺在信息化團隊面前最急迫要解決的問題是:公文的收發效率低,同時整個集團的公文收發系統沒能實現自動化的對接。這一基本的信息化交互無法解決,集團內部多個公司之間的審批效率直接受到影響。
打破“信息孤島”的第一個缺口,信息化團隊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努力,對集團各個部門、各系統報送的數據進行了統一規范。這一舉措在之后被證明成為了極其關鍵的第一步。
在解決了數據接入的問題之后,信息化團隊著重針對管理中的難點:薪酬績效考核系統進行了改造??冃Э己说年P鍵是打通業績評估與財務分配,邏輯很清楚,但是做起來涉及到人力資源部門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業務運營部門建立各項業績評估標準和指標、按月進行中層干部及其員工的工作行為和業績評估,以及財務部門進行相應的績效分配。
“其實薪酬、考勤這些具體的內容公司以往已經采取了專業的系統在做,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在協同平臺上,依照目標進行了流程化的規劃。簡單地說,從表層看月初考核部門發起一個考核流程,所有的考核節點和目標在這個平臺上按照日期依次觸發,相關部門進行信息提交,待流程截止日形成一個最終的績效數據,這個過程中每個節點會以短信的形式進行通知。但從后臺看,就是HR系統、SAP系統、財務系統進行一個基于考核的系統對接。”龔義文表示。
顯然,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典型的“信息找人”的工作邏輯。系統的易用性直接體現在業務響應速度的提升。他們進行了以月度為單位的報表流轉效率的對比:在改造之前,月度報表的平均流轉日為12.6天,改造之后這個數字縮減到了8.4天。
信息化第二步:高效連接、集團覆蓋、靈動管理
云天化集團的協同改造邏輯很簡單,但是難點恰恰是在執行上。
云天化集團在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上位列第189位。中國制造業500強第85位,中國化肥企業100強第2位。集團在中國大陸也有很多分銷機構。
一位了解該集團信息化改造實施的業界人士表示:“這個協同一方面是跨系統,既要管人也要管業務,另一方面他的適用范圍還要很廣,不僅是地域、還有集團不同業務形態的整合。”
這其實提出了一個大型復合業態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各個業務模塊其實已經有一個很規范的流程,但是又希望通過信息化協同讓各個部分整合起來,提升業務之間、業務和流程之間的運轉效率。
“我們的做法是讓協同運營中臺成為連接公司、業務部門之間的樞紐,成為集團的消息中心,著力發揮信息系統聯通、暢通的價值。”龔義文介紹,為此他們制定了多端聯動的方案:利用協同運營中臺提供的一系列工具,內置致信軟件、移動端APP、短信等標準化的工具實現信息及時推送,基于報表工具生成的定制化數據通過這些渠道可以讓領導實時掌握企業運營動態。
特別是在面向安全生產方面,目前,云天化集團可以通過自主研發的“健康安全環保( HSE )平臺”進行數據采集,從而針對全國生產基地進行“7X24X365”的時時監控,涉及風險管理、隱患管理、應急演練、環保監測點數據等維度。而“健康安全環保( HSE )平臺”,正是基于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的定制化業務應用能力所搭建的。
在項目啟動3個月之后,公司級的業務系統就開始向集團級擴張。信息化團隊總結這個過程叫:“做規定動作不走樣。”集團信息部門的同事下到各個公司,每次進行為期3周的集中培訓。從目前的效果看,大多數公司自己的信息化人員都能上手應用。很短時間內,這個系統已經推廣到了集團內的28家公司。
當并入協同應用的公司越多,最開始做的數據標準統一開始發揮出作用:集團已經開始利用這些數據實現了業務數據的建模與分析,逐步實現了數據資產的價值創造。
從離散走向集成,可能是為了結果讓管理流程難為人,但同時也可能通過修正流程方便人的行為,最終達到了好的管理效果。這也給企業管理軟件提出了這個時代的要求:軟件必須是面向業務、流程可以快速調整、隨需應變的。而這也正是選擇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的關鍵所在。
“未來我們特別期待能將大量的后臺系統轉化到移動端去應用。”在龔義文眼里,下一個戰場已經瞄向了移動時代。